四個貼金大字「石屏會館」,由雲南歷史上唯一的經濟科狀元袁嘉谷先生親筆題寫,這是一座具有200多年歷史,現今昆明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會館建築群,依山(五華山)傍水(翠湖),座南朝北,總佔地面積1660餘平方米。
昆明翠湖邊有個小牌坊,沿著小巷往裡走,抬頭可見一幢古樸雄偉的建築屹立於一棵大樹之下。
踏著青石板台階拾級而上,小石獅和朱紅大漆的門正等著來客造訪。
進入大門,青磚鋪地的庭院、古樹、綠藤、水聲潺潺,顯得格外清幽,從建築的總體佈局,石屏會館被以十一字概括:「一進二層三院四合五天井」,是青瓦土木結構的民居建築。
沿屋邊木板樓梯上樓,便是兩廂樓的外廊。
石屏會館院落間採用「走馬轉角樓」傳統石屏建築工藝,樓上的迴廊連通,只要進入樓院,任何通道都可達每一院和每一樓層,不須走回頭路。
雕花門窗的花紋樣式很多,有八寶如意、富貴牡丹、吉祥的梅蘭菊竹,屋檐、門廳、走廊的木刻也很精致,線條流暢完美,襯著黑底燙金的對聯。
石屏會館古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年間,昆明翠湖畔的石屏會館是石屏州駐外會館中規模最大的,它能够名楊天下或許和袁嘉谷有關。袁嘉谷(1872~1937),石屏縣人,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)經濟特科一等第一名,是雲南唯一的狀元。民國10年,袁嘉谷和張芷江先生發動在昆明的石屏各界人士擴建了這所宅院,主要目的是照顧石屏在昆明讀書的無住房學生和商旅人士,提供臨時寓所及商貿集會的場所。
2004年第二次修復後的石屏會館再現了昔日的盛景,是現今昆明唯一保存完整的會館,除了大門上方有狀元袁嘉谷親筆提寫的「石屏會館」四個石刻大字,「雲根文采」牌匾也是袁嘉谷於清宣統元年所題的,院內還有清道光雲南總督林則徐題寫的「三島淳風」匾和清乾隆舉人著名學者朱奕簪題書的對聯等匾聯,記錄了昆明兩百多年來與全省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,於是被列入第一批昆明市文化遺產保護建築的保護範圍,及列入五華區文物保護單位,具有特別的歷史地位和文化、藝術價值。
現在的石屏會館是一家美食餐館,是迄今昆明最大的古建築精品滇味美食餐廳之一。
紅木的桌椅、宣化的青花瓷、不少文人留下的文墨,古色古香的飲食空間,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。
美味的石屏風味是石屏會館的一大賣點,我最鍾愛的是石屏豆腐這一道菜。
「雲南十八怪裡豆腐燒着賣」,指的就是石屏豆腐的料理方式~
將慄炭放入火盆燒燃,架上鐵條網架,隔著鐵網擺上方形或長形石屏豆腐,刷上菜油邊烘烤邊翻動,待烤至呈金黃色發漲即成,醮以鹵腐汁、辣椒面、花椒油等佐料配製成的調料,吃起來香酥細膩滑潤,嚼之有勁,鮮美中透露著幾絲香甜。
關於石屏的豆腐有個傳說:
傳說清乾隆皇帝南下,御用石屏豆腐,讚不绝口,一度奉旨為宮廷貢品。《雲南地州縣概況》載:「豆腐以豆漿提精製而成,豆腐乾以天然酸水點制而成,僅明代以來,已有數百年歷史」。後來有末代狀元袁嘉谷譔書記載:「(石屏)城內有酸水數井,澀不可飲,用以點豆腐味極佳」。
更多景點介紹在【雲南樂遊地圖】》》》
16【雲南.昆明】昆明城的綠寶石「翠湖公園」
15【雲南】到黄龙箐烤全羊
14【雲南】雲南之「七彩雲南」
13【雲南】膩脚市集趕集去
12【雲南】登普者黑之青龍山看饅頭山
11【雲南】普者黑之農家樂
10【雲南】普者黑之仙人湖、仙人洞、仙人洞村
9.【雲南】普者黑之旅
8.【雲南】訪云南紅酒莊
7.【雲南.昆明】世界園藝博覽園
6.【雲南美食】過橋米線
5.【雲南.滇池西山景區】不到龍門石窟只是白跑一趟西山
4.【雲南.滇池西山景區】遊「滇中第一佳境」
3.【雲南.滇池西山景區】訪聶耳紀念館
2.【雲南.昆明】滇味美食餐廳「石屏會館」
1.【雲南.昆明】入住新南疆賓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