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束布城粉紅清真寺的遊覽,一樣搭乘機場快線回到吉隆坡中央車站(KL Sentral),轉乘LRT Kelana Jaya line(輕快鐵 格拉那再野線)到佳密清真寺站(Masjid Jamek),繼續今天下一個行程〜參觀佳密清真寺& 獨立廣場周圍景點〜
佳密清真寺(Masjid Jamek)
出Masjid Jamek車站,在巴生河(Klang River)與鵝麥河(Gombak River)兩河交會處,遇見吉隆坡最古老的佳密清真寺。
白色的洋蔥穹頂和拱門式的廊柱,搭配素燒的磚瓦墻和宣禮塔,這座清真寺1909年由英國建築師設計建造,融合了北印度伊斯蘭與摩爾式的建築風格,和布城粉紅清真寺的柔美粉嫩完全不同,呈現的是另一種莊嚴肅麗的美。
官網上說:百年前華人葉亞來率領一批礦工在這個「充滿泥濘的河口」開採錫礦(馬來文:Kuala Lumpur,其意為「泥濘的河口」),奠定了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基礎,佳密清真寺正位在這重要的河口位置上。
佳密清真寺約可容納八千人,入內參觀需要穿戴標準服裝,可以在入口處跟管理員借穿長袍頭巾脫鞋進入,裡面禁止拍照。因為才從粉紅清真寺回到吉隆坡而已,所以就不入內參觀了。
巴剎廣場(Mesan Pasar)
沿著巴生河的岸邊散步,見證歲月痕跡的巴剎廣場就在安邦路(Lebuh Ampang)的南端。
廣場兩側,保留著英殖民時期的三層樓百年建築物。廣場中,紀念英王喬治六世登基的古老鐘樓依然矗立著,只是鐘樓下方,日不落帝國的旭日光芒已經黯淡難以辨認了!
默迪卡獨立廣場 (Dataran Merdeka)&皇家雪蘭莪俱樂部(Royal Selangor Club)
沿著道路越過巴生河,就在東姑阿都拉曼路 (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) 上,路的一邊是默迪卡獨立廣場 ,另一邊是雄偉的蘇丹阿都沙默大樓。
獨立廣場的前身是「皇家雪蘭莪俱樂部」(Royal Selangor Club)的一片草坪,過去是殖民者進行板球賽、鉤球賽及橄欖球賽的比賽場地。英殖民政府1884年創建這個俱樂部,至今仍是上流社會人士聚會的場所,只服務會員謝絕遊客參觀。
1957年8月31日零時,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在此發表了《獨立宣言》,宣佈脫離英國的殖民,舉國每年在此舉行國慶慶典,更驕傲的在獨立廣場的南端矗立了全世界最高的百米旗杆。
在獨立廣場的一隅,有座琉璃瓷磚組製成的景觀噴水池,噴泉分別從8個造型獨特的怪獸嘴裡噴出來。
原來這是1897年英國殖民政府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,特地從英國運來的紀念物,組裝完成後原本安放在巴剎廣場上,後來才又遷放在獨立廣場現在的場址上。
蘇丹阿都沙默大樓 (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)
「蘇丹阿都沙末大樓」是舊城區重要的地標。興建於1894〜1897年,由兩位英國的建築師設計建造,全長約137米,隔著東姑阿都拉曼路與默迪卡獨立廣場相對望。
這幢超過百年歷史的摩爾式磚瓦大樓,最早是英國殖民政府的行政中心,馬來西亞獨立後改名為「蘇丹阿都沙末大樓」,曾經進駐馬來西亞最高法院、聯邦法院及上訴庭,後來這些司法部門都搬遷到布城行政中心了,目前駐守在此的是馬來西亞的信息、通信和文化部。
大樓的正中央有座高40米的大鐘樓,時時刻刻精準的計算著馬來西亞的標準時間。
大鐘樓的兩側各有一個塔樓,三座塔樓都頂著閃亮的銅色大圓頂,搭配拱形的門窗、米白色的石柱和淺色的磚牆,顯得蘇丹阿都沙末大樓異常的富麗壯觀〜(唉!慶典的排樓還沒拆,拍不到大樓的原來樣貌…)
默迪卡獨立廣場是英國殖民時期的官方行政中心,周邊環繞著幾個百年具有歷史意義的英式建築物,很值得到此一遊,可惜基於時間上的安排,Julian都只是在外頭拍拍照而已〜
手工藝品資訊及展示中心
在蘇丹阿都沙默大樓旁的市政局,也是一座百年歷史摩爾式風格的建築物,目前是手工藝品資訊、展示中心,有販賣馬來西亞的手工藝品。
國家紡織品博物館(National Texitile Museum)
在這個十字路口除了手工藝品資訊展示中心外,在路口的另一角落是國家紡織品博物館,據說館內展示了馬來西亞百年來紡織品的進程變化,以及大馬獨特的紡織業手工藝品技術。
在獨立廣場百米旗桿的南端,也就是這個十字路口的第三個角落,分別還有文化遺產餐廳、城市畫廊和吉隆坡圖書館。
文化遺產餐廳(Restoran Warisan)
百米旗桿的南面是文化遺產餐廳。這幢充滿英國殖民風情的建築物前身是渣打銀行,後來改建為國家歷史博物館,現在是馬來政府推廣傳統美食的餐廳,來自全馬各地的傳統食物價廉物美,很推薦逛完獨立廣場後來這裡吃吃喝喝歇息一下下!
吉隆坡城市畫廊(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)
吉隆坡城市畫廊緊鄰文化遺產餐廳,由原來吉隆坡紀念圖書館改造而成,百年前是英殖民政府的印務局,現在則是遊客中心,可以在這裡免費索取吉隆坡的旅遊地圖及各種旅遊資訊。不過,讓人更感興趣的則是和門口大紅的「I Love KL」拍張照,紀念到此一遊啦!
聖母瑪利亞天主教堂
在獨立廣場北端的水池邊,隔著街道有一幢百年美麗的哥德式建築〜聖母瑪利亞天主教堂,和周圍伊斯蘭與摩爾式建築的風格截然不同,據說古典的教堂裡珍藏著一個稀有完美的管樂風琴呢!
舊聯邦調查大樓 & 舊市政廳大樓
結束獨立廣場的快閃參觀之旅,走回輕快鐵車站時,在巴生河畔又遇見百年歷史建築,原來這幢是舊聯邦調查大樓。
相隔鄰是舊市政廳大樓,經過百年依舊隱隱約約透出伊斯蘭式的神秘氣息,雖然舊市政廳大樓現在已改為城市劇院。
玩了一天肚子也餓了,走到LRT輕快鐵的佳密清真寺站,預計搭乘輕快鐵由佳密清真寺站→漢都亞(Hang Tuah),再轉搭單軌電車(Monorail)→武吉免登(Bukit Bintang)。今晚入住星光大道上的千禧飯店(Grand Millennium Kuala Lumpur),晚餐就到附近的亞羅街夜市,吃令人垂涎三尺的黃亞華烤雞翅。
更多景點介紹在 【馬來西亞樂遊地圖】
4.【馬來西亞】到Suria KLCC購物廣場 & Madam Kwan's買東西吃東西